新闻资讯

让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吹响奋斗的号角

首页 新闻资讯 应急行业

[福建] 找痛点破堵点!福州久久为功推进城区内涝治理

2024-01-11

找痛点破堵点!福州久久为功推进城区内涝治理

对家住仓山区建新镇劳光村的众多村民来说,2023年的“愿望清单”里,家门口的积水点不再积涝已成为现实,升级为让人安心的“小确幸”。

在西三环(洪塘大桥段),逢雨必涝的窘态,已被一套完善的收水系统破解,市民的出行路更加畅通。

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对一支支排水防涝抢险队伍来说,二环内区域半小时内、二环外区域1小时内可展开的排涝“大作战”,是对百姓的庄严承诺。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聚焦城区治涝课题,一场靶向施治全面展开,群众的“心上事”,成为党委政府的“上心事”。从机制体制改革到工程建设,从信息系统到智慧平台,城区内涝防治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持续升级。

一点一策

积水“减法”有章法

“我们村的排水系统升级换代了,

雨天再也不用担心了!”

在劳光村,一场易涝点整治改造

让村民的安全感显著提升

工作人员检查道路排水设施。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工作人员检查道路排水设施。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要把村里的涝水排出,就得新建一条泄水通道。”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摸排村内的管网现状后,他们在合流管末端最低点新建了雨水管,等雨天水位满管时,就通过泵站,把水抽排至上下店路的雨水管中,让积水不再“停驻”。

和劳光村一样迎来改变的,还有西三环(洪塘大桥段)。为让路面雨水快速收集、排放,一根崭新的雨水管“住”了进来。同时,存在标高问题的明渠也被换新,通过重力流作用,显著提高涝水排江效率。

“按‘上截、中疏、下排’治理策略,福州建设了‘大、中、小、微’四套排水系统。”该负责人说,由上游水库、“高水高排”工程(在建)、沿江闸站及沿江堤防组成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能发挥源头减排效用;由内河行泄通道和湖体、调蓄池等蓄滞空间构成的城区蓄滞行泄系统,能转输山区洪水和地块涝水;蓄滞洪涝,则依靠雨水管网、收水边井、路面行泄通道等构成的城区雨水收集输送系统,负责快速收集雨水、消除积水;由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及透水廊道等构成的城区源头减排系统,可实现削减径流、净化雨水。

晋安湖。陈暖 摄

晋安湖。陈暖 摄

地上、地下、河道……

目前,城区已完成3个涝点整治、

13个易涝路段地下管网系统清疏、

4条道路平侧结合收水系统

及快排通道建设

持续提高路面收水能力

同时,32条河道完成常态化清淤

总清淤长度17.3公里

让河道过水能力再提升

智慧管护

联动作战力量大

加密水位、流量、流速、视频等监测点位布局,推进城区积水风险点智慧监测建设,在城区重点流域开展数字孪生试点……在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一场以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为主角的升级行动,已按下启动键。

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叶义斌 摄

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叶义斌 摄

“更聪明、更灵敏、更精细,是这次升级的主要目标。”该负责人介绍,如今,集结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计算等多种“新式武器”的系统,已成为联排联调应急指挥的最强大脑。

116个雨量站、

472个水质水位、

750个路面积水、

1604个管网水位监测点

组成的“千里眼”

织起“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让全市重点水系运行状况尽在掌握

将台风内涝数据输入内涝模型,通过驱动模型运算进行预测预报和辅助调度决策,依托“脑”的分析能力,防汛防涝工作有了专业指导。

集成全市上千个库、湖、河、网、厂、站等水系要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就像决策指挥执行的双手,可以进行远程控制、统一调度。

红星排涝站。林双伟 摄

红星排涝站。林双伟 摄

除了“眼脑手”的合力,福州还整合一张“作战图”,交通、城管、气象及水务、地铁、在建工地等多方资源互联互通,打造集“风情、雨情、水情、工情、警情”为一体的排水防涝“一张图作战”应急指挥体系。

“人员、物资、设备,都能进行网格化应急部署,点对点精准调度,实现了‘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的调度实效。”该负责人说。

常态长效

安全韧性时时享

“为持续提升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我们在城区增加了1处排水防涝应急值守点,确保二环内区域可于半小时内、二环外区域可于1小时内展开抢险工作。”该负责人说。

强化排水应急的课题里,还有持续增强的抢险救援能力。28台“龙吸水”大型抽排设备、60台动力站、39辆高扬程泵和37台潜水泵等设备,组合成8.6万立方米/小时的移动排水能力。320人的排涝抢险“常规军”、10支排水防涝党员突击队,已成为风雨中让人放心的依靠。

“龙吸水”设备随时待命。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龙吸水”设备随时待命。市城乡建设局供图

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是实现内涝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如今,水系提升“6+X”

日常监督联席会议机制

将多个涉水部门集结

成为护好城区水色与水安全的

关键力量

邹家骅 摄

邹家骅 摄

在城市水系统调度、

日常管养、应急处置等方面

调度管理机制也建立健全

从梳理更新城区易涝点清单

到建立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机制

再到邀请专家学者

开展经验总结与风险评估

让安全韧性的“加法”从不断线

相关负责人说——

锚定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这一目标,我们将以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泵闸改造、设施修复、工程建设、清疏清障、管理提升及平台完善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系统衔接、安全稳固、绿色生态的城市排水系统,打造管理更加智慧、准备更加充分、调度更加精准的指挥调度体系和抢险应急体系,将治涝初心变恒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查看原文点此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