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扬起奋斗的风帆,吹响奋斗的号角
2023-09-13
海盐县地处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下游和钱塘江北岸,地理位置特殊,洪涝台灾害活动频繁,是自然灾害高易发区和多发区。海盐县聚焦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将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任务要求与数字化改革、现代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推进灾害普查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打造“多跨协同、信息共享、数智管理、全民参与”于一体的防灾减灾治理新格局,为共同富裕建设助能。
搭建“信息库”,实现成果汇聚应用。海盐县集中组织力量完成应急、住建、交通等县重点行业部门普查数据的横纵向汇交,包括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数据、主要承灾体调查数据、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主要自然灾害重点隐患数据等,涵盖各类统计数据和空间数据,搭建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及配套管理系统,具备数据检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编辑生成、统计分析等4项功能。并提供预留拓展接口,为防灾减灾数据的多部门、多层级、跨平台数据持续更新、交换与共享打下基础。
织密“感知网”,实现精准预警管控。为破解条块监测、单一分析、信息壁垒等问题,高效支撑县级专业指挥部决策,海盐县以灾害普查成果作为清单底数,横向协同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纵向实现县-镇-村-居民的联动互通,实现预警信息主动获取、自动推送、多级共享。汇聚接收气象、水利、海洋等部门实况监测数据,自动比照风力、降雨和水位风险阈值,建立综合性风险识别预警机制,分析研判风险影响区域及风险态势,提取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对象、部位并靶向告知责任主体进行确认排险与管控。
绘制“作战图”,实现精准统筹调度。灾害来的时候往往各级各部门关注和需求的数据信息量大,时效性要求高,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汇聚各类信息,根据需求查询获取。海盐县借助WebGIS地理信息技术,融合灾害普查成果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数据,打通应急、水利、住建、交通、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应急资源,整合包括抢险队伍、仓库物资、避灾场所、防洪排涝工程、重点管理对象等10余类要素,初步构建了“防灾减灾救灾”数据库和应急资源“一张图”,通过快速查询全县重点防御保护对象和应急资源,实现救援指挥调度的数据信息实时动态展现、精准智能分析,为应急救援指挥提供全过程智慧支撑。
打造“指挥屏”,实现战时精准调度。围绕解决应急期间各级各部门关注的风险管控事项“谁来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得怎么样”等痛点、难点,海盐县根据灾害普查成果的基础数据,充实“八张风险清单”,对责任主体、风险目标、管控结果进行结构化、条目式拆解,编制全面具体的“海盐县防汛防台一本通”,并组合嵌入数字化场景应用。在该应用下根据响应级别,预设配置水利工程调度、人员转移安置、隐患排查整治、应急资源部署、预警信息发布等任务,一旦外部致灾因子影响达到响应启动条件,经确认一键启动“吹哨激活”,以清单指令形式派单至各级各部门“叫醒接收”并对任务事项逐项闭环执行,系统实时接收反馈任务完成进展情况,各级各部门“叫应行动”结果汇流呈现在指挥大屏,最终实现从决策到执行、从灾前预警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留痕、全层级贯通。
筑牢“基础桩”,实现基层能力提升。村(社区)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防线,应急处置的第一现场,海盐县以综合减灾能力普查成果为导向,着力推进基层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各村(社区)建立由村社“两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组,实行1名应急管理员(灾害信息员)面上统筹、多名网格员抓落实的“1+1+N”工作机制,制定综合性“多案合一”应急手册,组建一支不少于30人的“正式+后备”梯队式应急突击队,设立微型消防站、避灾安置场所、应急物资仓库、社区卫生站,配备巡查预警、抢险救援、个人防护等物资装备。根据全年阶段性任务和上级响应要求做好灾险情预警发布、隐患排查治理、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应急演练拉练、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
下一步,海盐县将坚持“边应用、边完善、边见效”的原则,在已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实施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项目,深化普查成果应用的落地落实。
一是综合预警和会商平台迭代完善。以海盐作为平原河网、杭州湾沿海地区和县域内重点防范灾种为切入点,迭代升级海盐县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平台,建立气象短临预警会商研判机制,对全县镇街风险五色图进行集体会商校正,预警颗粒度精细到镇街。新增汇集水利、海洋等部门的实况与预报数据,将气象预警、洪水预警、海浪(风暴潮)预警叫应直达到人。
二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一件事”探索。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为基础支撑,聚焦“小切口、大场景”,进一步厘清承灾体、重点隐患点的管理部门(单位)职责和管控要求,建立完善灾普办(减灾办)统筹、部门协同、主体参与的“排查—登记—治理—报告—销号”全过程管控机制,对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实时监测与监管,实现风险精准预警、隐患闭环处置。
三是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再夯实。选取海盐县境内的澉浦镇南北湖村、通元镇长山河村、秦山街道北团村作为三个典型代表村(社区),对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和现代社区应急体系改革要求,从组织机构、预案手册、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等多个维度开展村(社区)综合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从森林防火、防汛减灾、居家安全三个不同侧重点,在宣传阵地、数字化辅助防护、应急物资装备延伸布点和家庭居民推广等方面进行亮点特色提升和机制标准探索。(姚恺丰)